6月27日-7月3日,“开封·忘忧清乐杯”2023第二届中国围棋国手赛成功举办。国手赛是继天元、名人、棋圣赛之后又一“重量级”头衔战,全国年度等级分排名前32位的职业棋手将“捉对厮杀”,最终决出“擂主”,接受下一届挑战者的挑战。参赛棋手的“量级”决定了该项比赛的影响力,赛事创设之初,河南省围棋协会就积极争取,最终促成了中国围棋协会将赛事落户开封。
花落汴京的国手赛填补了我省没有常设性职业围棋赛事的空白,也继续书写着河南围棋助力体育强省建设的新一页。
重磅赛事“吸粉”,中原大地成“围棋热点”
2021年12月,第一届中国围棋国手赛在开封成功举行,当时年仅21岁的九段棋手丁浩战胜“八冠王”柯洁夺冠,成为棋坛佳话,引发众多关注。今年的第二届中国围棋国手赛,包括柯洁、半昱廷、辜梓豪、杨鼎新、李轩豪、李钦诚、范廷钰、时越等全国等级分前32强的职业棋手齐聚开封,比赛期间各种网络直播每天吸引数万棋迷在线观棋,全程直播棋手比赛的河南省围棋协会官方抖音号,5天时间就涨粉1万多人,国手赛受到的关注可见一斑。
3月24日至31日,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被誉为“中国业余围棋头号赛事”的第35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在河南开封举办。这届“晚报杯”,有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名运动员、领队和教练参加,赛事规模达到了历届之最,开封汴梁晚报队成功蝉联团体冠军,队员陈扬获得个人冠军。
小棋子,大文章,一台台“好戏”在中原大地相继唱响,无疑将对传播中原文化、扩大体育交流、推动围棋创新发展,以及促进体育和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起到积极作用。
“落子”双龙巷,河南围棋迈开“国际步伐”
第二届国手赛紧张进行期间,还举行了开封双龙巷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建成揭牌仪式。
开封双龙巷因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曾居住于此而得名,是开封“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巷”。由于这对皇帝兄弟均痴迷围棋,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在2021年第一届国手赛时建议开封把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建在双龙巷内,让传统文化与围棋巧妙结合,作为对外交流中展示河南体育成果与厚重文化传统的一个名片。
林建超表示,河南围棋文化历史悠久,尤以开封为甚,《左传》中“举棋不定”的成语即出于此,唐宋时期,开封又产生了围棋史上堪称典范的第一部棋谱合集——《忘忧清乐集》,所以把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建在开封,又特别选在双龙巷,意蕴深刻,是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中国围棋文化走出去的指导精神的重要举措。
开封双龙巷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的建成,是开封文、体、旅融合的成功范例,也必将在推动我省体育文化对外交流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科技赋能围棋,“元萝卜”添彩河南体博会
在刚刚落幕的2023年第二届河南体育产业博览会上,省围棋协会展区的人工智能围棋机器人“元萝卜”收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元萝卜”,改变了过去在电脑屏幕上与AI下棋的方式。机器人萌萌的样子,灵活的手臂,精准的落子,强大的运算都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目光,让参观者不管会不会下棋,都想与它“过过招”。
博览会三天,省围棋协会展区持续火爆,很多等待下棋的孩子排起了长队,据粗略估计,三天时间大约有近800位观众到省围棋协会展区参观、下棋体验。还有10多位群众表达了对“元萝卜”这一科技产品的购买意愿。省围棋协会的精心安排,为体博会的成功举办,增添了亮色,让小棋子发挥了大作用。
近年来,省围棋协会在省体育局领导下,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担当作为,主动融入全省体育工作大局,在打造体育品牌赛事、促进竞技围棋发展、培育围棋专业人才、普及围棋传统文化、开展体育对外交流、服务全省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8月份,还将有“中国少林禅文化展暨‘少林·黑白决’围棋大赛”“‘梦百合杯’第五届世界围棋大赛”等重头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相继在郑州举办,届时,河南郑州又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围棋爱好者关注的“焦点”。
围棋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将在体育河南、现代化河南建设中贡献更大力量。